从呼叫中心的角度来看,随着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,投诉的处理质量随之也向投诉专席代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,在这个意义上,呼叫中心对优秀投诉专席代表人才提出了需求;从座席代表自身的发展来看,成长为投诉专席代表可以作为自我提升的一种肯定,也可以作为职业规划的一个阶段——由普通座席代表晋升为投诉专席代表。这样,优秀投诉专席代表对呼叫中心、对员工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,那么,如何成为优秀的投诉专席代表呢?
成为优秀投诉专席代表前的准备
1. 厚积薄发——业务信息的充分掌握 一般来讲,被安排受理投诉的都是呼叫中心相对优秀的座席代表,他们有熟练的业务知识、较长时间的一线服务经验积累,从这一点上,说明业务信息的掌握水平对投诉专席代表是非常重要的,是最基本的要求。
当然,对于优秀投诉席代表,这里所指的业务信息绝不单指自身业务范围内的知识,必须吸收更多的补充信息、外围信息,比如行业的各种规定、业内目前的服务水平、目前最新的行业动态、竞争对手的服务标准,以及用户群特征、用户阶段性的消费心理等。
尽管很多时候,实际投诉处理中不一定全会用到这么多些信息,但正所谓“厚积而薄发”,要经常浏览客服行业公众号“呼叫中心那些事儿”的优秀文章,学习其它客服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,取长补短。只有“深厚、广博”的业务信息积累,才能更好地应对各式各样的用户。还要指出,在投诉的用户当中,有一部分对我们的业务已经是相当的了解,甚至就是因为他们太熟悉我们的业务才找到“理由”来投诉,那就更加要求投诉专席代表有扎实的业务功底了。
2. 典型投诉案例的集中训练
其实,这样是有很大风险的。因为一线服务中积累的工作经验更多是对一般问题的处理,偶尔会遇到一些投诉问题,但稍有困难便会转给投诉专席。所以,他们其实在投诉处理方面的训练是不够的,而且是有依赖性心理的。而投诉专席恰恰相反,他们每天要不停地受理用户的投诉,而且一般不会再继续升级,所有的问题都要自己面对。
直接在实际中学习、积累经验,这样有两个风险:一是呼叫中心会因为服务质量没有保障而失去一部分客户,降低中心的服务水平;二是座席代表不经过训练,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受挫,会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,留下阴影,甚至直接导致日后的流失。对投诉专席代表,更是如此!
培训主要包括三个阶段
第一阶段:案例还原,现场体验。通过案例描述、录音回放、情境模拟将案例重现,使座席代表有尽可能的现场感,这一点很重要,因为对案情的融入是能够真正得到提高的基础。
第二阶段是组织培训者做深入的案情分析。注意此阶段是引导而不是教导,以培养座席代表自我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第三个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,制定出最佳的投诉解决方案,并以此方案为基础反复演练直到应用自如。有时,解决方案并不是唯一的,可能需要根据不同情况、不同用户采用不同的方案,这就要求投诉专席代表对问题的处理具有很好的灵活性。
投诉案例的训练有几个要素:
第一是案例要准备充分,这需要呼叫中心建立相应的案例收集机制和长期的积累;
第二在培训过程中一定是要以学习型、互动型的方式开展,因为这不同于普通技能的培训,可以“填鸭式”地灌输,对参加培训者的对应变能力、问题分析与判断能力的锻炼才是最为重要的;
第三要反复强化,这是培养良好的投诉处理心态重要的途径。投诉座席代表每天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,如果能够做到对投诉“司空见惯”,便能对用户投诉做到“见怪不怪”,进而以平和的心态来“泰然处之”。
投诉受理中现场信息的收集
细节往往才能流露出真实,在处理投诉过程中更要注意收集所有的细节,细节的作用往往会显得特别重要。
这些细节通常包括:
•哪些信息被用户重复强调了•讲到哪句话时用户语气变得更为激动了•提到什么时用户的态度得到了些许的缓和•用户是否有意回避某些问题•用户是否将某些事情夸大,夸大的原因是什么
收集这些信息的方式主要有:
•询问事实•体会客户的感觉•探询客户的真实期望
现场信息量是很大的,从用户的语调、语速、用语都能够获取,这些信息需要座席代表去判断,因为有的客户喜欢通过夸大甚至编造事实来引起我们的注意。同时,要主动去体会客户当时的感受,比如有些男客户投诉时会表现得非常气愤,这时就要求投诉专席代表给他一定的机会去发泄;有些女客户投诉时会带有委屈,优秀的投诉席代表就要表现出关怀、体贴。这样,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感受,利用投诉现场所获得的信息有的放矢,取得好的投诉处理效果。
投诉席代表在与用户的交流中记住了用户这样两句话:“难怪都说你们的空调不好”和“其实我原本挺看好这个品牌的”,根据这个重要信息,这个座席代表判断出导致投诉的重要因素是他原有的心理阴影,进而巧妙地回避了电池的问题,侧重于将这个品牌空调的性能、功能进行专业性的介绍,同时与其它品牌空调做了对比,用户最终重新对品牌有了信心,电池的事情竟然提都没提就满意的收线了。
这个案例诉我们,优秀投诉专席代表在处理投诉时,不可以完全只将注意力放在具体的问题上面,要通过现场信息的收集与分析,找到其它干扰投诉的因素进而有效处理。如果一味只是与用户解释电池的问题,即使最后问题解决了,也很难获得用户的真正满意。
优秀投诉专席代表要有明确的投诉处理目标
1. 要有建立假设目标的习惯,并不断修正假设
这样的流程并不是在让我们随意猜测客户的问题以及期望,而是在建立一个判断客户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迅速定位的流程。作为一名优秀的投诉专席代表,不能等到客户将所有事情陈述完再去做分析,一定要在陈述过程中根据长期积累的经验及时做出分析,尽快明确投诉处理的目标。
2. 以“双赢”意识与客户共同达成目标
客服:“请问还有什么可以帮到您?”客户:“没有了”客服:“谢谢您的来电,再见!”
上面的应对脚本是座席代表主动结束通话时的一种方式。很多座席代表在处理投诉时会以收线为目的,自认为解决了用户的问题后马上问用户“请问还有什么可以帮到您?”,然后等待用户说“没有了”便挂断电话,结束投诉的处理,完全没有理会用户说“没有了”时是否是无奈的或是失望的,也没有在意用户是否对我们的投诉处理工作满意。这样的投诉处理是不合格的,同样,这样的投诉专席代表不是优秀的。
优秀的投诉专席代表对事更要对人
对于这些激动型客户,表达同理心显得非常重要。座席代表有两个空间,一个是业务空间,另外一个是个人空间,客户同样也有这样两个空间。在处理投诉时,我们的空间需要随着客户空间的变化而变化。如果客户正在气头上,这里他的个人空间使得他只想把话说完,把气消掉,得到理解与体谅。这时,如果投诉专席代表还一味地与他理论业务上的事情,是不可能得到好的效果的,我们必须同样在个人空间里与他沟通。这样,在个人空间里与客户拉近了关系,更有利于业务空间问题的解决。
优秀的投诉专席代表,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达成不同的双赢目标,业务空间的双赢以及个人空间的双赢。
优秀的投诉专席代表要能够控制情绪
对投诉专席代表心理压力的缓解,一直是呼叫中心管理者最为关心的工作之一,但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座席代表的自我调节,永远记住一点,工作是工作,生活是生活,不要将工作的情绪带入到生活当中。佛教有句话是这样说的:“开悟之前,砍柴挑水;开悟之后,砍柴挑水”,同样是砍柴挑水,开悟前后的心态肯定不同,产生的最终效果也一定是不同的。
最后,希望更多的座席代表早日“开悟”,以最佳的心态面对投诉处理工作,成为职业的、专业的投诉专席代表,在投诉工作的前沿阵地上,快乐的工作着,并为客户带去快乐与满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