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端客户更喜欢“老”客服
来源: 时间:2021-01-06
不知道其他客服管理者会不会对客服下属做年龄上的区分安排,至少我有在做。行业内大佬曾说过:客服是一个终身的职业。
可是在面对惨烈的竞争局面,不太友好的职场环境,很多过了35岁的高龄客服,在职场的价值,却是在逐年走下坡路,除非他一直在逆水行舟。
现实就是这么残酷!这有社会原因,也有自身原因!
我曾经也被外界影响,天真地认为客服就是要找年轻的,因为这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行当。毕竟大多数的客户还是喜欢灵动的,活泼的,有朝气的……
可这些年我却开始一点点反思,特别是团队在服务高端客户的时候,我更深刻地理解到:“老”客服的价值所在!
所以我现在对新入职的客服,有了两种不同的需求倾向。
服务终端消费者,或是偏年轻的客户群体,我会选择比较年轻的客服;可在服务高端客户时,我更喜欢用“老”客服。
毕竟这些“老”客服在行业内沉浸多年,对服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,带过小团队,做过小管理,对客情维护,客户心理等有较好把握,知道如何更好地创造服务价值。所以这样比较成熟的客服,反而是我比较青睐的。
所以每当HR问我,你对招聘的客服岗位,有什么要求的时候。我都会特别强调:一定要上了年级,特别是28岁以上的客服。
对于我的要求,HR难免会觉得不能理解,甚至感到匪夷所思。
就拿我遇到的现实案例来说吧,这个我曾在朋友圈分享过。
今年大概10月份,领导要求成立高端客户的服务模块,想着重服务20%的重点客户。例如推出绿色通道,提升高端客户的服务体验……
于是这个模块在老板推动和我的谋划下,应运而生。
有了规划和方向,那招人就成了第二步。前期工作基本是我在铺垫,然后招了一位客服小A,82年的奶爸。
按理说这个岁数在客服界算不小了。虽然他的客服经验并不算丰富,但我看中他为人细心有条理,而且责任心很强。
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着。
我们针对每位高端客户都建了一个微信群。主要是方便沟通,及时有效处理客户问题。比如说订单、售后、体验、客诉等等环节。尽量做到只要你联系,我们就马上解决的完美状态。
在准备工作和搭建基本完成后,我把小A拉到了群里,然后交代他:在前期只观察,不说话!
因为我的事务也很忙,前期对接都是我。所以客户遇到问题,自然会先@我。
有一次因为开会,我没办法时刻关注手机,回复客户。在客户@我很久,没有下文后。小A心急如焚,无奈之下,他越界直接回复了客人。
大概的意思是:领导正在忙,稍后一定会回复您,我这边也会提醒她……
开完会,我回到位子上,看到这样一段回复。很欣慰,第一感觉就是人对了!
试想一下,如果小A没有责任心,他可能会对并非@他的工作,视而不见。
试想一下,如果小A不是因为多年职场浸润,对客户体验很在乎,那么也许他不会感同身受,为了客户,铤而走险地越界回复。
再试想一下,如果小A没有一定的灵活性,而是一板一眼,遵循着领导提出的要求和设定的规则,那么他也不敢在群里回复客户的任何信息。
所以服务客户是要有sense的,而且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!
它需要你多年社会磨砺,也需要你多年职场打磨,才可以在懵懂中,一点一滴中感受到服务的脉络,并抓住客户每次心态的微妙变化。
细节决定成败!在服务行业尤为重要!
不知道其他客服管理是如何看待“老”客服的。是否会受限于世俗对年龄的歧视,开始觉得他们应该被淘汰,或者觉得他们过时僵化了。
可是在面对惨烈的竞争局面,不太友好的职场环境,很多过了35岁的高龄客服,在职场的价值,却是在逐年走下坡路,除非他一直在逆水行舟。
现实就是这么残酷!这有社会原因,也有自身原因!
我曾经也被外界影响,天真地认为客服就是要找年轻的,因为这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行当。毕竟大多数的客户还是喜欢灵动的,活泼的,有朝气的……
可这些年我却开始一点点反思,特别是团队在服务高端客户的时候,我更深刻地理解到:“老”客服的价值所在!
所以我现在对新入职的客服,有了两种不同的需求倾向。
服务终端消费者,或是偏年轻的客户群体,我会选择比较年轻的客服;可在服务高端客户时,我更喜欢用“老”客服。
毕竟这些“老”客服在行业内沉浸多年,对服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,带过小团队,做过小管理,对客情维护,客户心理等有较好把握,知道如何更好地创造服务价值。所以这样比较成熟的客服,反而是我比较青睐的。
所以每当HR问我,你对招聘的客服岗位,有什么要求的时候。我都会特别强调:一定要上了年级,特别是28岁以上的客服。
对于我的要求,HR难免会觉得不能理解,甚至感到匪夷所思。
就拿我遇到的现实案例来说吧,这个我曾在朋友圈分享过。
今年大概10月份,领导要求成立高端客户的服务模块,想着重服务20%的重点客户。例如推出绿色通道,提升高端客户的服务体验……
于是这个模块在老板推动和我的谋划下,应运而生。
有了规划和方向,那招人就成了第二步。前期工作基本是我在铺垫,然后招了一位客服小A,82年的奶爸。
按理说这个岁数在客服界算不小了。虽然他的客服经验并不算丰富,但我看中他为人细心有条理,而且责任心很强。
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着。
我们针对每位高端客户都建了一个微信群。主要是方便沟通,及时有效处理客户问题。比如说订单、售后、体验、客诉等等环节。尽量做到只要你联系,我们就马上解决的完美状态。
在准备工作和搭建基本完成后,我把小A拉到了群里,然后交代他:在前期只观察,不说话!
因为我的事务也很忙,前期对接都是我。所以客户遇到问题,自然会先@我。
有一次因为开会,我没办法时刻关注手机,回复客户。在客户@我很久,没有下文后。小A心急如焚,无奈之下,他越界直接回复了客人。
大概的意思是:领导正在忙,稍后一定会回复您,我这边也会提醒她……
开完会,我回到位子上,看到这样一段回复。很欣慰,第一感觉就是人对了!
试想一下,如果小A没有责任心,他可能会对并非@他的工作,视而不见。
试想一下,如果小A不是因为多年职场浸润,对客户体验很在乎,那么也许他不会感同身受,为了客户,铤而走险地越界回复。
再试想一下,如果小A没有一定的灵活性,而是一板一眼,遵循着领导提出的要求和设定的规则,那么他也不敢在群里回复客户的任何信息。
所以服务客户是要有sense的,而且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!
它需要你多年社会磨砺,也需要你多年职场打磨,才可以在懵懂中,一点一滴中感受到服务的脉络,并抓住客户每次心态的微妙变化。
细节决定成败!在服务行业尤为重要!
不知道其他客服管理是如何看待“老”客服的。是否会受限于世俗对年龄的歧视,开始觉得他们应该被淘汰,或者觉得他们过时僵化了。
但至少在如今的我看来:只要你是一个有想法,有自我追求的客服。那你就会如行业大佬所说的:像美酒一般,越沉越香!